为切实提升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搭建教师间深度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2025年2月14日,学前教育学院在学前教育楼301室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了新任课教师说课展示活动。教务处处长池海、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勇、院长刘小林、副院长崔元、肖虹,以及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和学院督导委员会成员、质量评价中心简天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副院长肖虹主持。
参与此次展示课活动的老师课前认真准备,课中精心组织,课后及时总结。李圣峰老师通过对劲力原理的解读,使学生理解各拳种具有不同的劲力特点,以及具有以制胜对方为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共性,让学生建立起对武术运动规律的深入认知,感受武术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智慧。陈攀攀老师通过对身体保健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解读,使学生掌握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从而具有设计、评价活动的能力。课堂上两位教师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和媒体资源,通过生动的视频资料、互动问答、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后,两位教师都进行了教学反思,学前教育实践教研室的其他教师成员给上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说课展示:共性与特色并存
在本次说课展示活动中,16位承担学前教育学院课程的新任课教师围绕各自的课程,从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教学实施、预期成效、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展示了丰富的教学设计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尽管每位教师的课程内容各异,但他们的说课展示呈现出一些共性:首先,教师们普遍注重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强调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和作用;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大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再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成为亮点,教师们通过多媒体、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每位教师的展示也各具特色。有的教师聚焦于婴幼儿的艺术感知与创造力培养,设计了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有的教师则通过趣味实验和探索活动,激发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还有的教师结合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部分教师特别强调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设计了丰富的游戏活动,助力幼儿全面发展。无论是STEM教育的跨学科整合,还是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的专业方法,教师们都展现了各自课程独特的教学价值和创新点。


专家点评与总结
说课结束后,评课专家根据说课教师所属的专业有针对每位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细致且有针对性的点评。接着,刘小林院长强调了说课过程中“三个对接”(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和岗位要求)和“三个同步”(同步课程标准、同类课程教师教学进度、信息化和模块化教学要求)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说课过程中的细节要点,为教师们明确了教学方向。崔元副院长指出,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新任课教师备课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整个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成效的全面考察,建议教师们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深化对学情的分析,大力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肖虹副院长对教师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有待提升的空间,鼓励教师们积极寻求指导,深入了解授课对象和教学内容,精准明确讲授要点。池海处长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的组织安排,认为此次说课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同时,他还提出说课内容在课程定位、产教融合、课程资源介绍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教师们应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杨勇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新任课教师的积极态度,提出优质说课应具备突出教学理念、展现教学境界、强化教学能力等特征。



活动意义与展望
此次说课展示活动不仅为新任课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也在学院内部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不仅展示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和理念,还通过专家点评和同行交流,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提升了教学能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学前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学前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项目化课程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