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510205)是一门培养具备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的学科。其核心聚焦于大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及可视化等技术领域,通过融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与行业应用知识,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掌握大数据平台架构、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处理等核心技能,具备工程实践与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核心课程
以大数据技术行业技术标准与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
专业基础课:Linux 操作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Python)、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Web前端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SQL语言、Web后端技术与应用;
专业核心课: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Hadoop大数据生态技术与应用、Spark生态技术与应用;
专业选修课程:商务礼仪、通用软件选讲、商业简报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现代教育技术;
专业技能课:数据分析与挖掘项目实践、数仓项目实践专业实训;
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综合性训练课程,使学生了解大数据工作流程,掌握安装基本开发环境、搭建Hadoop平台、搭建数据采集环境,掌握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清洗、数据统计和数据移动、Web开发技术等,增强职业素质,获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掌握大数据基本理论、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与部署规划、大数据采集清洗和分析处理等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协作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事大数据平台实施与运维、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岗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专业特色
1.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组建了一支由“双师引领、校企互通”的高水平师资团队,涵盖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导师,共同支撑教学与实践融合发展。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2%(7人);3位教师具有三年以上人工智能相关行业从业经验,2人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整支队伍学历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学团队。
2.产教融合建设成果
本专业与凯文德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集实验实训、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依托校企协同,联合开发了《程序设计基础(Python)》、《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三门课程及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联合编写出版了《Python程序设计》教材,有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前瞻性,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专业高质量发展。

在教学科研方面,已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专业教师在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发表论文1篇,获得授权各类专利5项,涵盖教学方法、软件技术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专业团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
五、职业面向
大数据技术专业紧跟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实际,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主要面向以下三个核心岗位:
大数据分析工程师:负责海量数据的采集、清洗与分析,运用统计建模与可视化工具,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常见就业单位包括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数据咨询公司等。
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参与大数据平台和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掌握Hadoop、Spark、Python等主流技术,支持企业构建高效的数据处理体系。主要就业方向涵盖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公司、科技创新型企业等。
大数据挖掘工程师:聚焦深层次数据挖掘与建模,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从数据中发现价值,广泛应用于营销、风控、用户画像等领域,适合进入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及大中型企业数据部门。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与实训实践,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与项目实战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领域的多种技术岗位,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