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语言,揣摩颜色借比较,体会变化
——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下册24《火烧云》教学设计
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伍兰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本课的设计力图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体会火烧云的神奇,感受火烧云变化的极多、极快,感悟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火烧云变化的极多、极快,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形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感受火烧云的神奇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感悟语言句式的多变,体会火烧云“变”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从低年级过渡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上重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践证明,这一阶段越是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最明显,记忆的效果也最好。
【教学目标】
1.会认喂猪、跪着、骑上、笑盈盈、凶猛、威武、紫檀色、红彤彤、金灿灿等字,会写“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等方法感悟事物、颜色、句式的多变,体会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3.积累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语言,并学以致用,写出烟花颜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等方法感悟事物、颜色、句式的多变,体会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火烧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颜色之绚烂
(一)激情导入,揭题释题。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请你们把这三句诗词送到相应的图片中。

2.揭题释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鲁迅先生评为“最会写颜色的作家之一”的萧红写的《火烧云》。
那什么叫“火烧云”呢?
二、整体感知,触摸颜色之变化
(一)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

(2)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分小组读词语。
(3)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4)照样子,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也是有感情有色彩有画面的,看,老师这样读“笑盈盈”,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读下面两个词语吗?凶猛、威武。
(5)写“猛”字。
(二)整体感知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描写了火烧云的 颜色、形态 的变化。文中是如何写出火
烧云颜色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上横线。(板书:变?)
三、入情入境,体会颜色之变化
(一)通过不同的事物的转换,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1.生交流回答。
2.教师相机出示:

3.教师范读。
4.孩子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心情如何呀?
5.我们来依次数一数,地面上都有哪些事物的颜色发生变化了?
6.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置身在火烧云的天空下,除了这些事物以外,其他的东西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7.小结:作者正是这些事物写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的。(板书:事物)
8.让我们带着这种欣喜、愉悦的感觉再把这个段落读一读吧!
(二)通过颜色的不断变化,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1.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2.生交流汇报。
3.教师相机出示:

4.同学们,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5.我们观察一下,这三组颜色分别有什么特点?
6.教师相机出示:

(1)第一组,他们都是——用叠词表示颜色的词语。像这样的,你会填吗?
7.归纳三种颜色的特点,第一组,叠词。第二组是两种色彩的融合,第三种用事物+颜色。尝试用事物+颜色的方法写一写这样的颜色词。
8.你能用积累过的四字词来形容一下这么多的颜色吗?
9. 让我们把这些形容颜色的词语放进我们的课文中来读一读。
10.小结:这么多五彩斑斓的颜色真让人应接不暇。作者正是通过颜色的变化来体现火烧云变化的特点。(板书:颜色)
11.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把这段话再读一读。
(三)通过句式的对比,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1.同学们,既然颜色这么重要,我把颜色都保留,换一种说法,你觉得如何?
2.长句与短句对火烧云变化特点的不同。
3.小结:短句更能体现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板书:句式)
4.积累语言。
(1)快速背诵。
(2)跟着图片背诵。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一)迁移运用。
1.播放烟花盛放的视频。
2.迁移运用。
3.相机出示:
4.交流展示。
5.自由地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
(二)拓展延伸
上周五放学时,下了一场滂沱大雨,雨后,天空一片红彤彤的奇景,伍老师翻了一下朋友圈(相机出示朋友圈友图),发现大家看到的景物一样,心情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变的是景物,变的是人的心情。
五、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24.火烧云
猛
事物 颜色 句式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