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程开发

名师课例
位置: 首页 > 阅读课程开发 > 名师课例 > 正文

潘庆玉:简明平实的设计与灵动活泼的生成——评彭才华《陶罐和铁罐》一课

作者:   时间:2022-03-04   点击数:

简明平实的设计与灵动活泼的生成

——彭才华《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观后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才华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一课,简明平实而又机敏灵动,的确是一堂立意诚恳、格调朴实、生成自然而又流溢着创意华彩的好课。

寓言类课文怎么教,有现成的模式和课例供参照。但彭老师慧眼独具,避易就难,避熟就新,他要站在学情的角度解构“故事+寓意”的不二模式,还原寓言的“故事”本色和“叙事”艺术,再现故事中人物的音容笑貌,突显情节变换中的矛盾冲突,强化学生对故事寓意的情景体认和同情的理解。于是,在他的课堂里,问题不是要不要抽象的“寓意”,而是怎样引导学生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发展中发掘寓意生成的蛛丝马迹、草蛇灰线,继而实现从感性事件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一跃。一般而言,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没有什么障碍,理解寓意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但要从辗转曲折的叙事中洞察出寓意的潜流暗涌和最后的喷薄而出,则就需要一定的洞察力和领悟力,需要通过像彭老师这样的教学“还原”才能做到沿波讨源、披文入理。具体来看,彭老师的这堂课体现了三个特点:

1.在常规教学中寻求创意的突破追求语文教学的平常之美

语文课贵在平中见奇,寓奇于正。一味平淡,固然令人生厌,但为刻意求新而另起炉灶,背离常态,有时也不免会穿凿牵强,方枘圆凿。彭老师的这节课,尊重教学常态,而又别开新意,是一堂有创意的常态课。如,彭老师在教学“吵嘴”的“吵”、“恼怒”的“恼”等字时利用“字旁”规律进行的引导和点拨,巧妙地融字理知识于识字教学之中,把字词掌握与与文本理解有机结合,体现了在常规教学中寻求创新和创意。再比如,把重点词语的教学与文章大意的概括结合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微创意。这些创意与教学常规的结合自然圆融,没有突兀脱节之感,较好地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平常之美。

2.教学设计系统周密,层次丰富,整体感强,有利于源源不断地释放教学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宏观上,彭老师把整堂课围绕陶罐和铁罐的关系设计成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阅读印象——文本理解——联系实际——思维拓展,形成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推动力量。微观上,该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的层次性更为突出鲜明,富有动感和张力。如:在“读通句子、把握大意”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发现不常见的词语——奚落,鼓励大家猜测其意思,借机点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继而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体现“奚落”一词意思的相关描写,引出铁罐对待陶罐的恶劣态度与陶罐谦虚自重的态度的对比。“奚落”一词遂成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核心情节的主线,围绕它展开的学习活动把文本内容以结构化的方式生动深刻地再现出来。再如,在学生表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环节,教学设计分两步走,第一步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读出对话的语气和态度,第二步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要读出语气态度,还要辅以相应的表情和动作。这两个阶段前后衔接,递进自然。彭老师把朗读活动设计成分两步走而不是一步到位,是出于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学习特点的了解和尊重。尤为巧妙的是,彭老师不直接提出朗读要求,而采用间接的分两次“招募演员”的方式来呈现任务,从开始阶段的招募“配音演员”到第二阶段的招募“演员”,学习任务既得到了巧妙的转化,又得到了科学的分解,整个设计浑然天成,不露痕迹。从这些设计细节可以看出彭老师对教学设计系统性和层次性的自觉追求。

3.教学设计开合有度,拓展适宜,张力深蕴

在联系实际理解课文环节,彭老师抓住文中铁罐奚落陶罐的一句“你算什么东西”,借机拓展有关陶器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价值信息,与“你算什么东西”的评价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巨大的思维张力,推动了故事情节从感性理解层面向理性反思层面的关键性一跃:学生在惊叹声中纷纷说出了这篇寓言故事隐含的哲理。一个好的故事需要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尾,结课对一堂语文课来说同样重要,它不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落脚点,而且是整堂课的思想至高点。彭老师以“解构故事”的视角设计结尾,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当时在国王的御厨里,是陶罐看不起铁罐,那么这个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一问对学生而言不啻于石破天惊,不仅是故事情节的大逆转,更是寓意哲理的再涅槃!这一问,也把这堂课从平常之美的层次陡然间提升到了一个迈向创意写作的新高度。

百课诗文儿童经典美文课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