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鼓励青年学生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挺膺担当、团结奋斗,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根据上级关于社会实践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就做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时间
鼓励学生返乡向社区和当地单位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相关活动,并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报备入口”—“返家乡项目”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
(二)“青鸟归巢,筑梦有我”青鸟计划岗位实践
依托“青鸟计划”平台,鼓励大学生了解家乡、认同家乡、服务家乡,为家乡的发展代言,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社区报到、兼职锻炼等形式,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兼职团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鼓励各学院结合“青鸟计划”有关要求,打通学生返乡实践网络生态圈,组织发动学生注册、使用“青鸟计划”小程序,积极引导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山东籍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参与“青鸟计划”实习实践,并以“青鸟计划”走实落地为基准,充分发挥学院覆盖优势。
(三)“趁青春·进社区”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
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活动要求,鼓励学生以家乡为纽带,以专业技能为依托,动员学生主动向乡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参与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课业辅导、生态环保、实地调研、基层治理等活动,走近城乡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在志愿服务的火热实践中为人民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四)“寻访红色踪迹,探忆峥嵘岁月”
红色教育实践
鼓励团队线上线下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精神等活动,通过寻访优秀党员、参观革命圣地或红色教育基地、调研红色足迹、基层宣讲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把握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责任,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注入坚实底气与强大动力。(五)“文化传承·青春接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
参访家乡各地物遗和非遗文化,瞻仰文明古建筑,走进历史博物馆,拜访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地方博物馆,参观文明建筑,拜访非遗传承人,走进乡土民情,深入了解和探寻地方特色文化发展脉络,积极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专项实践活动
引领青年学子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可以围绕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实践调研和服务工作,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每支实践团队队员人数5—15人,须设立1名指导教师、1名团队负责人和1名安全联络员。鼓励按照生源地就近就便组建实践团队,可以跨学院组队,按照学生负责人所在学院归属相关学院。
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力争在校期间参加至少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个人可参考上述选题,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家乡实际情况,自主开展社会实践。
注:1.开学后,团队和个人均需提交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感悟(附件5)、实践活动现场照片(插入到附件5即可)、完成实践地盖章的团队(个人)登记表(附件 1 或附件3)或“返家乡”社会实践鉴定,校团委统一组织评选各类优秀,进行第二课堂认定。(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2.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以团队为单位提交材料,登记表只需提交1份即可,实践(调研)报告团队成员均要提交。
各学院和团学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学生组建团队,学院团队和院级学生组织向各学院团总支申报,由各学院团总支认可审批,如若组队存在学院交叉,以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申报。校级学生组织向校团委申报,由组织的负责老师认可审批。
请各实践团队和个人确定好实践地点后,填写《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登记汇总表》(附件 2)和《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个人登记汇总表》(附件 4)向学院进行报备,报备完成后即可开展活动。请各学院团总支做好统计与汇总,便于开展开学后的总结与表彰工作。
各实践团队和个人要在认真总结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我的返家乡故事”等各级各类表彰评比活动,扩大实践影响。各二级学院团总支或团支部要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深化实践成效,提升育人效果。各学院团总支要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作为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等工作的重要指标,不断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校团委根据各学院参与学生比例、组队情况和实践成效,进行表彰。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团总支、团支部要充分调动广大团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召开动员宣讲培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指导团员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安全第一,有序开展。各学院团总支、团支部要教育团员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3.用活媒体宣传,扩大示范效应。各学院团总支要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入宣传报道,不断挖掘宣传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宣传互动影响和带动更多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校团委“青春幼高专”微信公众号将开设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版块,可随时向校团委进行投稿。
1.开学后,各学院团总支、团支部要及时对实践活动进行统计汇总和总结交流,选树在实践活动中凸显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要认真做好学生个人的实践成绩评定工作,作为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表彰和第二课堂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团总支应组织团支部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活动,深化巩固社会实践成果。
2.做好对寒假社会实践的评比表彰工作。校团委将根据实践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团队”“优秀调研报告”等,进行通报表彰。
3.按照通知要求,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后,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给予第二课程成绩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