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幼高专承办济南市保育师职业技能资格第二期培训:创新模式助力保育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25-07-11 浏览量:

7月5日,由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济南市保育师职业技能资格第二期培训班在长清校区、莱芜妇幼保健院、平阴县中医医院三地同步启动。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吸引了槐荫区331名一线保育从业者参训。为切实响应基层单位的迫切培训需求,学校同步开展 “送课上门”行动,专门组建教师团队前往莱芜、平阴等地开展教学工作,累计覆盖基层从业人员 110 名,真正实现“培训走下去,服务沉到底”。

贴心服务显温度,关怀细节沁人心

面对连日高温天气,学校迅速响应,及时将上课地点调整至配备空调的实训室,为学员打造凉爽舒适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学校全方位升级现场服务:设立学员服务区,配备饮水点、急救药箱和休息座椅,满足学员日常需求;针对带幼儿参训的学员,精心打造亲子照料区,配备玩具、儿童书籍,并安排看护志愿者全程值守,消除后顾之忧解决后顾之忧。在餐饮保障上,每日为学员供应免费营养午餐,并根据特殊饮食需求定制个性化餐食。此外,每个班级均配备专职班主任与助理,构建“即时沟通 — 快速响应” 机制,从课务统筹到情绪疏导、生活帮扶,全方位保障学员培训体验,以 “全流程、全天候” 的贴心服务体系,让学员在高温中安心学、舒心学,充分感受培训组织方的细致关怀。

理实融合强技能,智能助力提质效

培训课程创新采用“实景案例 + 智能设备” 融合教学模式,线下实训中,各班讲师利用便携式仿真婴儿模型与护理工具箱搭建真实托育场景,指导学员进行动手操作,同时智能评估系统实时记录学员动作,经分析生成个性化反馈建议,有效提升实操练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线上依托“保育云学堂”平台,学员可随时观看教学视频、参与互动答疑、完成线上测试,实现课后持续学习。整套课程严格遵循《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设计,巧妙融合“理论讲解—仿真实操—案例研讨”三维闭环教学路径,实现理论与实操紧密衔接,助力学员快速掌握岗位所需技能。正如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勇所言:“本次培训不仅引入前沿教学理念与技术开展保育技能教学,更聚焦基层需求与学员个性化成长,切实做到以学员为中心。”

课上门拓覆盖,服务基层解难题

除集中教学外,学校积极响应基层保育从业者提升技能的迫切呼声,迅速组建“流动讲师团”,深入莱芜、平阴等地区开展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通过深度座谈精准捕捉基层在保育工作中的痛点与培训需求。基于详实的调研数据,学校量身定制了涵盖保育流程规范、婴幼儿科学营养搭配、常见病预防与应急处理等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并结合不同区域实际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培训内容与基层岗位需求实现精准匹配。“流动课堂”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将优质培训资源直接送到基层一线,培训过程中,讲师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地实际案例传授专业知识,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指导性,极大激发了基层保育人员的学习热情。不少一线保育员感叹:“以前总是羡慕市里的培训资源,如今专家老师把课程送到家门口,内容实用又接地气,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在太珍贵了!”

培训获多方认可,打造区域样板工程

本次培训项目受到学员、基层教育单位和业内专家的广泛赞誉。专家组实地考察后评价,该项目以岗位能力提升为核心,运用模块化教材,创新构建“教、学、练、评” 一体化教学路径,借助 PBL 项目式教学法激发学员主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成功将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一线实践指南。参训学员反馈中,有人提到:“课程完全贴合工作实际,老师讲解通俗易懂,过去似懂非懂的理论,现在通过实操一下就明白了。”还有不少学员对培训服务团队赞不绝口:“从餐饮住宿、幼儿看护到课程安排,每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在这里不仅收获了专业技能,更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展望未来:打造普惠高效培训生态

此次济南市保育师职业技能资格第二期培训班的圆满开班,不仅彰显了学校作为区域托育人才培育主阵地的专业底蕴与社会担当,更充分凸显了该校在保育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实干创新。未来,学校将持续秉持服务地方、扎根基层的办学初心,矢志不渝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深度耦合,着力构筑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高地,为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来源:学前教育学院 作者:郭雅文 摄影:娄佳凝、朱晓雨、季晴 编辑:杨明 责任编辑:陈玲玲】

联系我们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丹桂路2011号  联系电话:87207730 

信箱:jnpec@jn.shandong.cn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

版权: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鲁ICP备18027219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2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