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探索新时代青年骨干成长路径,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地见效,3月24日,初等教育学院在初等楼201开展第三期“思源・辅导员周学+”理论学习活动。本次理论学习与辅导员兴趣小组相结合,邀请校团委张贵珍、信息商务学院学工办主任成立娟、艺术学院学工办主任刘琰共同参与,以“聚焦学生干部培养,复盘聚力再提升”为主题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共话学生干部培养新思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恒与学院辅导员参加,本次活动由学工办主任董倩主持。

会议伊始,张贵珍领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系统梳理了青马工程从选拔、培训到跟踪培养的全链条机制。她指出,青马工程的核心在于“体系化”与“持续性”,强化“学思践悟”一体化培养,并强调,青马工程所形成的“培养—反馈—优化”闭环模式可以为学院干部培养提供借鉴。

董倩结合学院学生干部培养专项——学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进行了专题汇报,以两年的数据为支撑,总结了学院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她结合学生的反馈分享了在进行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反思,指出下一步将重点优化内容设置,结合翻转课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更多形式激发学生干部活力与潜能。

接下来进入头脑风暴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深化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激发学生干部内生动力”展开热议,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刘琰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要明确班委职责分工,充分调动起班委的积极性。张贵珍则指出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分级分类培养,参考团支部量化,为班委提供发挥平台。成立娟从信息商务学院工作实际出发,分享学院对院级学生干部和班干部的不同培养模式,指出要以“重实干、重实绩”为导向,利用轮班制增加学生干部对学院事务的全面了解。聂志洁和肖文健聚焦专业特色对学院干部培养的影响,分别提出辅导员要跨学院多交流,从而实现主动发现问题、客观评价学生、全面提升效能,以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的跨学院交流。关于因材施教,夏恩佑和魏婧盈从社团和班级两个层面提出激发学生干部活力的具体方式。




会议最后,刘恒总结指出,学生干部培养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要以青马工程为标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挖掘优势与交流互鉴相结合。

此次“思源·辅导员周学+”以领学、汇报与思维碰撞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了学生干部培养,为学院学生干部培养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初等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学生干部培养改革,为青年成长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初等教育学院 作者:聂志洁 编辑:杨明 责任编辑: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