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快速通道:
学校主页
新闻公告
教学科研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2...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2...
· 访企拓岗促就业:艺术学院开展2024...
· 【校友讲堂】孟祥峰—基于音乐要素...
· 初心如磐讲堂艺术学院入党积极分子...
· 初心如磐讲堂:艺术学院入党积极分子...
· 初心如磐讲堂:艺术学院入党积极分子...
· 聚力 聚情 聚能|“言必信,行必果”...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 2024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2024-01-13 19:44   审核人:


各学院团总支、各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鼓励青年学生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寒假期间,校团委继续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思践悟新思想,挺膺担当新征程

二、活动内容

(一)“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返家乡实践

按照团中央关于2024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各级团委的统一组织下,通过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返乡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进一步结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锤炼意志品格,磨炼社会化能力,贡献青春智慧,服务家乡建设。2024 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uozlxX_-XgbAfvgS7zWyg)

(二)“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青鸟计划岗位实践

依托“青鸟计划”平台,鼓励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主动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兼职团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开展“我为乡村代言”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三)“勇担新使命 建功新时代”红色教育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脉搏,走进基层,深入社会,引导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红色资源,讲好家乡红色故事。通过寻访优秀党员、参观革命圣地或红色教育基地、调研红色足迹、基层宣讲等形式,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树立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担当,用扎实的奋斗绘就无悔青春。

(四)“志愿服务基层,青春奉献社会”社区实践

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活动要求,鼓励学生以家乡为纽带,以专业技能为依托,将志愿服务行动与劳动教育以及调研实践有机融合,动员学生主动向乡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参与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课业辅导、生态环保、实地调研、基层治理等活动,走近城乡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在志愿服务的火热实践中为人民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大学生社区实践工作指引》链接:https://mp.weixin.qq.com/template/article/1704831500/index.html)

(五)“传承文化脉络,讲中国现代化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

参访家乡各地物遗和非遗文化,瞻仰文明古建筑,走进历史博物馆,拜访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地方博物馆,参观文明建筑,拜访非遗传承人,走进乡土民情,深入了解和探寻地方特色文化发展脉络,积极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实践活动

引领青年学子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可以围绕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展开实践调研和服务工作,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七)“悦读 悦动 悦青春”文体实践专项

1.“以文化人 读书共享”经典阅读专项

各位同学利用寒假时间,选择一至两本经典书籍,如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经典,亦或是教育经典著作等,阅享书香,品味经典,体会阅读的乐趣,汲取知识的力量,用文字记录下所思、所感、所悟,并形成“读书笔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读书心得、学习思考与实践有机融合。

2.“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全民健身专项

为进一步响应《关于面向全国大学生团员组织开展“青春爱运动 健康强中国”全民健身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打造“体育强心”校园文化品牌,我校联合蚂蚁集团支付宝教育,开展 2024 年师生寒假运动打卡考核,鼓励学生在寒假期间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完成寒假运动打卡和运动 VLOG,强健体魄。

三、参与方式

(一)组队实践

组建团队。每支实践团队队员人数 5-15 人,须设立 1 名指导教师、1 名团队负责人和 1 名安全联络员。鼓励按照生源地就近就便组建实践团队,可以跨学院组队,按照学生负责人所在学院归属相关学院。

(二)个人自主实践

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力争在校期间参加至少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个人可参考上述选题,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家乡实际情况,自主开展社会实践。

注:1.开学后,团队和个人必须向学院提交社会实践报告或调研报告(附件 8)、实践活动现场照片(插入到附件 8 即可)、完成实践地盖章的团队(个人)登记表(附件 1 或附件3)或“返家乡”社会实践鉴定,校团委统一组织评选各类优秀,进行第二课堂认定。(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2.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以团队为单位提交材料,登记表只需提交 1 份即可,实践(调研)报告每位同学均要提交。

四、活动安排

(一)前期组队

各学院和团学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学生组建团队,学院团队和院级学生组织向各学院团总支申报,由各学院团总支认可审批,如若组队存在学院交叉,以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申报。校级学生组织向校团委申报,由组织的负责老师认可审批。

(二)团队报备

请各实践团队和个人确定好实践地点后,填写《2024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登记汇总表》(附件 2)和《2024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个人登记汇总表》(附件 4)进行报备,报备完成后即可开展活动。请各学院团总支汇总好后于 2 月 5 日 16:00前将附件 2 和附件 4 电子版发送至校团委邮箱。

(三)活动总结

各实践团队和个人要在认真总结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我的返家乡故事”等各级各类表彰评比活动,扩大实践影响。各团支部要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深化实践成效,提升育人效果。各学院团总支要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作为德育量化、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等工作的重要指标,不断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校团委根据各学院参与学生比例、组队情况和实践成效,进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团总支、各班级团支部要充分调动广大团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召开动员宣讲培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指导团员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安全第一,有序开展。各学院团总支、各班级团支部要组织参与实践的同学学习《2024 年寒假社会实践安全须知》(附件 7),教育同学们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3.用活媒体宣传,扩大示范效应。各学院团总支要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行深入宣传报道,不断挖掘宣传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宣传互动影响和带动更多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校团委“青春幼高专”微信公众号将将开设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版块,可随时向校团委进行投稿。

六、总结表彰

1.开学后,各学院团总支、各班级团支部要及时对实践活动进行进行统计汇总和总结交流,选树在实践活动中凸显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要认真做好学生个人的实践成绩评定工作,作为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表彰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团总支应组织团支部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活动,深化巩固社会实践成果。

2.做好对寒假社会实践的评比表彰工作。校团委将根据实践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宣传奖”等,进行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

3.给予第二课程成绩认定。报名参加青鸟计划的同学可加 2分,如被服务单位录取加 5 分,如受到服务单位表彰的加 7 分(同一实践活动只取最高分,不重复计分)。个人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要求提交材料后,可加 2 分,如受到服务单位表彰的加 3 分。以团队为单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按照要求提交材料后,可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进行相应加分。


共青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2024 年 1 月 9 日



关闭窗口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丹桂路2011号
电话:0531-87207750  邮编:250307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