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山东大学堂师范馆,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百年学府。我校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涌现出一大批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是我们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我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辟《红色校史人物》专栏,使广大师生牢记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范明枢,1866年生于山东泰安县徐家园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范清祥忠厚老实,母亲吃苦耐劳,以磨面为生。范明枢从小就立下了要为贫弱办事、精忠报国的志向。
勤奋好学,教育救国
1875年春,范清祥拿出全部的积蓄,把范明枢送到私塾念书。范明枢原名叫范丙寅,后改名炳辰,先生赐名明枢。为实现报国志向,范明枢走上科举之路。1889年,范明枢考中秀才,又选为增生。这段时期,范明枢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推崇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行动上走科举救国之路。1899年,范明枢考入泰山上书院,研修一年,肄业回家。
1903年9月,范明枢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考入山东师范学堂,这是山东最早的师范学府。1905年8月,范明枢与31名师范学堂优秀学生一起,由政府保送去日本东京留学。就在范明枢刚到日本之际,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倡导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范明枢经过慎重考虑,参加了同盟会的革命活动。
1907年,范明枢学成返回山东泰安,以设教馆、办公学等方式,组织发动民众,开展反帝制、反封建活动。这段时期的范明枢从推崇儒学逐渐转变为信奉旧民主主义,以崭新的风貌和高昂的斗志实践着教育救国的理想。
投身五四,誉满泉城
1918年,国际形势复杂,俄国十月革命已取得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已结束。国内国体几多变更,陷入军阀混战状态。中华民族仍陷于危亡贫弱,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范明枢教育救国信念依然坚定,丝毫不曾动摇。范明枢又来到济南,几经辗转,就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监兼语文教员。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山东省立一师的学生立即声援北京学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范明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了五四运动,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钦佩和敬仰,并以“表现最为勇敢”誉满泉城。山东省立一师师生体现的“五四精神”熠熠生辉。
矢志救国,坚定信仰
1920年春,范明枢到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师)担任校长,此后长达八年之久。他把省立二师打造成了“红二师”“小莫斯科”,使该校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曲阜开展进步活动的中心。由于他的行为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再加上当局的倒行逆施,范明枢于1927年愤然辞去省立二师校长一职。在这八年里,范明枢始终怀揣教育救国理想,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经过不断地比较、鉴别,他在思想上开始逐渐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1931 年,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济南乡师)校长鞠思敏聘请范明枢担任学校图书馆主任。为了让学生了解新思想,范明枢想方设法购进进步书籍,这些进步书籍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范明枢通过阅读进步书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全国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而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范明枢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不再对其抱有幻想,并由此彻底放弃了旧民主主义思想,接受了新民主主义思想。
1932 年 3 月初,韩复榘为了扑灭熊熊的革命烈火,在山东进行了一次大逮捕。20 日夜,国民党军警特务冲进济南乡师,逮捕了范明枢等7人,最终在冯玉祥的强力干预下,入狱 80 多天的范明枢才被释放。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抗战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的主张,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范明枢对此颇感欣慰,不顾70多岁高龄,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在省立二师,范明枢阅读过介绍共产主义的书籍,思想尚处在朦胧状态。在济南乡师,他对共产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抗战期间,在与共产党的合作中,特别是接触了毛泽东的著作后,他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政党,是能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政党。范明枢曾多次向党组织提出过入党要求,但组织上考虑当时抗战工作需要,让他暂时留在党外,发挥更大的作用。
年近八旬,终圆夙愿
1945年5月,范明枢向中共山东分局郑重提出入党请求。分局认为范明枢已具备入党条件,并转报中央,立即获得党中央批准。79 岁的范明枢于6月17 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范明枢向党组织提交的《要求入党报告书》
范明枢接到消息后极度兴奋,表示被批准入党“乃完成毕生夙愿”,“惟一息尚存,必当奋斗至死”。1946 年,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撕毁《国共停战协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范明枢虽在病中,仍极关心时局的发展,发表了《为内战告全省同胞书》,又以省参议会的名义,发表了“致司徒雷登的一封信”,揭露美蒋阴谋。
1947年9月,范明枢新病未愈,旧病复发,从此卧床不起,不幸于10月2日在山东乐陵与世长辞,享年81岁。1950年12月,范明枢的灵柩移葬泰安,陵墓在泰山南麓普照寺下的苍松翠柏中,墓后并立着三块石碑,正中的一座刻着“故山东省参议会范议长明枢之墓”,左右两座刻着林伯渠和谢觉哉题写的挽词,分别是“革命老人永垂不朽”“永远是人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