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10日,王尽美思政教育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和教师第三党支部围绕“行走的思政课-走进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实践活动分别召开“励新”读书分享会,与会党员教师和学生代表就参观感受畅所欲言,进一步巩固了实践活动的成效。
在分享会上,大家普遍认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贯彻落实,无论是在城市展厅中彰显的新发展理念,还是在中科院展厅中呈现的科技自立自强,亦或是在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中感受到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都是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真实反映,更加增强了师生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信心。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大明谈到,学院组织的这次校外实践活动,实现了将抽象的思政理论具象化,为学生构建了“理论-实践-价值”三位一体的教育场景,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新青年。学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高衍玉谈到,本次参观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和未来感,生动多元的现场案例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本地资源,对个人发展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学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唐嫣强调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鼓励大家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打开职业选择的思路,创新个人发展。
受邀参加分享的几位学生分别结合自身专业谈了参观体会,他们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创新”“绿色”“智能”“现代”是学生分享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充分说明此次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改革创新的澎湃动力。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负责人,刘雅稚谈到,本次参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践成果,了解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生动案例。刘老师表示在接下来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中,将继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本次“励新”读书会进一步拓展了读书会的形式,在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感悟分享,实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使读书会的活动更加丰富有效。我院也将持续推进“励新”读书会活动,在提高全体党员理论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现我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