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的质量水平,并切实提升教师学术研究的选题能力与创新意识,10月21日上午,科研处特邀郑宁波教授在思政中心数字展厅做了主题为“学术史评估与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选题”的讲座。科研处处长王君、副处长王沪红、张祥华,各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各学院教师代表以及我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大明主持。
首先,张大明对郑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郑教授。郑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在其研究领域著述丰富、造诣深厚。

讲座伊始,郑教授开门见山地阐述了精准选题与持续创新在科研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他强调,一个高质量而富有新意的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基石。

郑教授的报告内容紧紧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层层展开。首先,他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学术史评估是选题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他指出,系统梳理学术史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复劳动,更能从中发现已有研究的未尽之处,从而为真正的创新找到突破口和生长点。
其次,郑教授详细讲解了“怎样通过学术史评估凝炼一个题目”。他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老师做研究的实例,阐述了他们是如何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的。
最后,关于“怎样进行学术史评估”,郑教授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感悟与建议。着重强调科研选题务必“精准聚焦,命中靶心”,只有方向明确、问题具体,后续的研究工作才能高效推进,产出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成果。他富有洞见的观点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讲座尾声,王君对全体与会人员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大家深入消化此次讲座内容,将所学所思切实转化为科研实践的动力与方法,真正应用到后续科研工作中,实现从知识向成果的落地转化。二是代表学校表达了诚挚意愿,期待郑教授未来能常来校交流,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多专业的科研指导与支持。

(讲座结束,郑教授答疑环节)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逻辑严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有效促进了与会科研人员对科研选题与方法论的深入思考,对后续提升科研项目质量、强化学术论文创新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更加注重学术史的梳理与评估,努力锤炼出更具价值的科研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