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5月13日下午,王尽美思政教育学院组织师生代表来到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探寻历史文脉 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济南泉水文化、非遗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新业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师生们漫步思敏街,现场聆听讲解员介绍鞠思敏先生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坚定了大家扛起教育强国责任的决心与信心;鲁绣非遗传承人戎老师现场解说“以发为丝”的古老绣法,一幅幅水墨风格的绣品,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旁的工坊内,用金属细丝勾勒出的掐丝珐琅,借助天然泉水晕染出的扎染技艺,使师生们看到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焕发的新生。
 
 
 
师生们还亲手制作“螺钿”工艺品,这一从商周起源的螺钿镶嵌技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师生手上跃然而生,这场超越千年的艺术交流,使师生们深刻感受到古人的工匠精神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意义。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深刻领略了济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育人中培育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