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良传统,济师光照千秋
——百年校庆采访纪实
李谊晖
2002年10月15 日,一个庄严、神圣、令我永生难忘的日子,一个所有济师人激情四溢、豪情满怀的日子。整整一百年啊!一百年的沧桑,见证了山东省师范教育史上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一代代济师人前仆后继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从觉醒到振兴的光辉历史。
每一个济师人啊,你可曾想到:当我们为百年校庆忙碌的时候;当我们沉浸在鲜花的海洋、涌动的人潮中的时候;当我们聆听着张校长掷地有声、满怀自豪和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讲话的时候;当我们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校友洋溢着孩童般的微笑,互相搀扶着踏进校门的时候……你们会作何感想呢?是啊,我们亲吻着您、深恋着您——亲爱的母校;我们挚爱着您、陪伴着您——美丽的师园。我们真想大声呼唤着您的名字,说一声:“我爱您——我们为您骄傲,为您自豪!”
国家、省、市领导满怀着殷切的期望向我们走来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王尽美同志的儿子——王乃征老先生带着父亲对母校的无限情思走来了;近90岁高龄的著名电影艺术表演家项堃老先生在儿女的搀扶下,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子走来了;还有济师的一代代莘莘学子——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小学校长,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众多的济师精英欢聚一堂,共叙师园情结,展望美好明天。
此时此刻,你心中又涌动着一种怎样的情怀?是啊,在悠悠百年的历程中,济南师范培养出了如此众多的杰出人才,骄傲自豪之余,不禁让人深思:济南师范缘何会成为众多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摇篮?缘何在山东乃至全国的百年教育历史上起着如此巨大的促进作用?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众多新老济师人,倾听着他们的心声。
“就像是种上了一粒种子,给予它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就会自己发芽、壮大。”
刘国杰教授: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4级的学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批的终身教授。
近90岁高龄的他,说起话来依然那样铿锵有力,讲起母校的历史以及他的奋斗历程是那样的激情洋溢、感慨万千。
说到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他深情地说:靠的就是一股子拼劲,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是母校给的。当时的条件艰苦,吃不上菜,整天就是馒头就咸菜,可他的生活总是那么充实快乐。他不仅数理化门门95分以上,而且酷爱打排球,有那种非赢不可的劲头儿,一种非要干出点事来给别人看看的劲头。
谈到他为什么学医时,刘老激动地说:“说起这事我要特别感谢当时任教务长的王祝晨校长。1933年冬天,我偷偷考了齐鲁大学的药学专业,不仅考了第一,而且还拿了奖学金,但是因为耽误了实习,按规定是不能发给毕业证的,然而他认为我能按照自己的爱好走自己的路,是可贵的,于是特许我毕业。可以说济南师范走的是一条自由、发展、创新的道路,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思想和爱好。就像是种上了一粒种子,给予它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就会自己发芽、壮大。”刘老还兴致勃勃地谈到著名表演艺术家项堃老先生当年在学校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是如何展现他的艺术天赋的。在同学们的眼中,他是演什么像什么,演鬼像鬼,演人像人,这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刘老又意味深长地对在场的学生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主要靠自己,十八九岁是人生的关键,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干点什么的话,不要随便地丢弃,要敢于创新、吃苦、实践。做学问不是制造轰动效应,而是需要积累,要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治黄、援朝、下乡,我们一直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孟黎:1949年8月 任济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导主任
孟老师回忆当年的学校生活感慨颇多。那时济南女子师范学校与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刚刚合并,迁至今天的校址,周围都是小村庄,一片荒凉,师生们每周六都要去拔草,生活很艰苦,她经常到现在的经三路上的市教育局开会,都是徒步来回的。但一师的学生们却一直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一入学就治黄,到黄河边扛麻袋,穿的鞋从来就没有干过,还有的同学在工地上入了团,那场面真是感动人;然后是抗美援朝,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同时还组织小分队下工厂、奔乡村,办识字班……
最后孟老师还讲到今天济南师范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到美丽的校园风景与当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但唯一不变的是济师人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扎实严谨的教育教学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才使得我们的学校历经百年而不衰。
“济师三大宝:跑步、做操、冷水浴。”
杨四维:1947年考入省立济南师范学校,著名的水文专家。
一个性格开朗的老人,一个能以苦为乐的老人。当时学校的生活艰苦,一天三顿都是窝窝头,但他最津津乐道的是跑步、做操、冷水浴这三件事。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围着大明湖跑,回来后才打起床铃,再由老师领着跑操。至于冷水浴,并非故意,而是因为条件艰苦没法洗热水澡,习惯成自然后却又割舍不掉了。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好像如数家珍,还时不时的拿自己健康硬朗的身体来证明。最后他还提到了当时“诚、信、勤、敏”的校风,他说是济南师范学校教给他做人的道理,为他奠定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实的文化基础。
“9·4又复活了!我们今天要开班会!”
曾宪文:9级4班 1954年入校 原省教育学院副院长
“9·4又复活了!我们今天要开班会!”伴着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在校史展览馆我看到了9级4班的老校友们。全班39人来了21人,怪不得他们要开班会呢。何赛洛和曾宪文两位老先生是最活跃的,跑前跑后,忙忙碌碌,一会儿自豪地说“我们班什么都是先进,最团结了,同学们都像兄弟姊妹一样。45年一聚,非常难得。”一会儿又向我介绍他们的同学:演“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老班长,当年扎着小辫的女篮队长,还有当年的团委书记、今天的旅游局局长。后来他们又在为百年校庆创作的对联和百寿图前合影留念。一直到下午三点多,他们聚在教室里一起回顾了45年来的经历,共同商定以后每年的4、5月间都要开一次班会,地点是大明湖西南门,还商议2003年的班会主题是回顾当年的班风,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互相勉励向上,在亲情和友情中活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赵春梅:滨州医学院幼儿园和山东英才银座双语幼儿园园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幼教专家团的成员。
漂亮、高雅的她在人群中特别显眼,而她当年的老师——邱枫老师和刘婴连老师对她的高度评价不由得又让我心生一分敬意。交谈中我才得知,原来她的奋斗里程是坎坷曲折的。她在学校表现就特别突出,聪明且刻苦,毕业后,本来学校让她留校教舞蹈,但后来有了变故,耽误了分配,结果分到了滨州一个很不知名的幼儿园,条件非常艰苦。但她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锲而不舍地艰苦创业,终于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她说她的很多的工作作风和思维方式都是受老师的影响,是济南师范良好的校风、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和睦的班集体使她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采访的最后,她用坚定的语调向我讲述了她的目标: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用尊重和信任去营造我的单位文化,用新的体制和活的机制打造幼教航空母舰。
“自我加压,就业减压。”
田丽娜:98级美术班毕业生,济南市机场小学美术教师,毕业刚一年。
当我问及她工作后的感受后,她很真诚地说道:“别人都说师范学校管得特别严,早晨很早起来跑操,当时我不理解,认为是小题大做,可我现在却真正体会到了它的好处。因为紧张的工作是不允许你有任何懈怠的,而我在学校养成的早睡早起的习惯以及很强的自理能力使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再加上我做过班长,学校组织的活动多,大部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就业也很顺利。最后她说:“只有在实践中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贫乏,只有自我加压,才能使就业减压。”
她的一番话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学校的办学方针:注重实践环节,坚持自我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强调主动发展。
我们的老校友,原济南市教委主任陈裕国主任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说道:“现在正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需要超前发展的现代化的师范教育,师范教育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任重而道远。”是啊,济南师范的百年是艰苦奋斗的百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百年,看看我们的前辈们创造的不朽业绩,听听他们对往昔生活的不尽思念,今天的济师人又将如何续写这部辉煌的校史呢?
我校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聂在富老师说:“我们应该进一步改制,对教育结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提高我们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所培养高层次师资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孩子就要有教师,就要有教师的培养基地,进而就有师范学校的存在,
师范学校只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师范教育的明天是美好的。”
正如张校长所说:“百年校庆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改革的旗帜,进步的里程碑。通过校庆我们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使学校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尾声
一天的采访即将结束了,操场上正放映着反映省立一师真实革命斗争历程的电影——《大浪淘沙》,每当听到省立一师的名字时,同学中就暴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我情不自禁地和98级音乐班的几个女孩子席地而坐,共同感受这美好的时刻。她们当时的高兴劲儿,就像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向我讲述见闻和感受。有的说看到开幕式那么盛大的场面时,绚丽多姿的气球、彩带还有成群的和平鸽漫天飞舞时,她们激动得都蹦起来了,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而现在却感觉那么真实;有的说感受校庆,油然而生一种对母校的爱恋,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爱恋;有的说更加了解了我们学校的历史,看到学校出了这么多的名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五十年后,再回到校园,自己也要成为名人,为学校增光。
电影晚会结束了,徜徉在夜晚的美丽校园中,六个镂空的大红色的灯柱把整个校园映衬得更加妩媚动人,喷水池前贮立的教师塑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凝神注视着远方,这平常看惯的一幕,今天看来却是那样情深意长,因为这一天我内心的情感被无数次地牵动着,被我深爱着的学校。
——难忘的10月15日!难忘的百年校庆!
200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