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山东师范学堂文凭陕西现身
2002年9月23日,陕西省档案馆亮出镇馆之宝——一张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山东优级师范学堂(今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的前身)毕业文凭,这张中西合璧的毕业文凭既印有皇帝圣旨,又有心理学、英文等洋课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是在陕西见到的最早的文凭,对研究清末学籍管理、课程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张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山东优级师范学堂的毕业文凭约宽70厘米、长80厘米,四边印有八条龙,四角印有“毕业文凭”四个字,半幅印有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圣旨,大致意思是清政府的教育宗旨,禁止学生鼓动百姓,禁止开展宣传新思想的学生运动。表明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入动摇着清廷的腐败统治,使之既恨又怕。另半幅为学生成绩,这位学生叫吴梦兰,山东省曹州府曹县人,毕业文凭还记载吴梦兰上三代的姓名,曾祖父:守仁,祖父:学诗,父亲:万冬。文凭上填写有11门课程,既有中国传统课程品行伦理、经学,又有西方洋课程心理学、英文,每门课程下都标有带课老师姓名,带地理和中外历史的竟是一位日本籍教师名字为河濑半四郎。省档案馆王吉德副馆长告诉记者,这是该馆保存最早的毕业文凭,也是该馆最为珍贵的档案资料,日前该馆工作人员请陕西师大教育史学者对此档案鉴定称,它对研究清末学生学籍管理、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王副馆长还介绍,这张文凭的主人吴梦兰1956年参加教育系统招聘人才时,连同履历表交给了教育部门,后来教育部门将三十前的档案统一转交给档案馆保存,日前,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