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力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
(二)学习乒乓球课程的主要目的:
通过乒乓球基本技术、战术以及专项素质的练习,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力心健康、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优良作风以及勇于拼搏精神;掌握一定的乒乓球基本技术,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乒乓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三)学习乒乓球课程的主要任务:
1. 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从易到难,从不会到会,逐步掌握乒乓球技术中的攻、防、发球、基本步法、基本战术,并使之应用于实际比赛中。
2. 学习乒乓球的专项素质练习,达到辅助基本技术、提高自力协调、速度、反应、弹跳,以及其他素质和促进力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3. 学习乒乓球基本的竞赛法和裁判法,能够担任校内乒乓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对健康有更深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终力体育意识。用科学的方法、严肃的态度、积极的训练参加乒乓球课程的学习。
2.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由于乒乓球小,速度快,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同学们树立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用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才能逐步完成任务,达到目的。
3. 认真听讲 科学训练
由于乒乓球要求小肌肉群的参与较多,上、下肢配合要协调,因此,越急动作越不易掌握,所以,课上要认真听讲,课下多做徒手模仿练习,由简到繁,学会用“脑子”去打球。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总学时为12周
其中理论课、考试各一周
实践课程10周
四、教学大纲内容
(一)理论部分
1. 乒乒球运动概述
2. 乒乓球运动简史
3. 乒乓球运动特点及力体锻炼价值
4. 乒乓球裁判法及竞赛法简介
(二)技术部分
1. 基本技术
正手攻球、推挡、搓球、正手发平击球、反手发平击球、正反手发下旋球、正手发侧旋球(侧上、侧下)、反手发侧旋球(侧上、侧下)、拉攻、削球、搓转与不转、高抛发球、拉弧圈球、前冲弧圈球、反手攻球、减力挡、快搓与慢搓、大力扣杀。
2. 基本战术
接发球战术、发球抢攻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搓攻战术、削中反攻战术、搓、攻、削结合战术等。
乒乓球教学周历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点
|
一
|
1.乒乓球运动概述
2.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3.乒乓球运动特点及身体锻炼价值
3.裁判法、竞赛法简介
|
|
二
|
1.学习乒乓球的准备姿势
2.学习乒乓球拍的握法(直、横)
3.熟悉球性练习
4. 学习发正手平击球
5. 正手攻球的徒手练习
|
1.直握球拍和横握球拍的方法和优缺点
2.体会乒乓球空间和时间的感觉(托球和对墙托球)
3.正手发平击球的用力方向和落点
|
三
|
1.熟悉球性练习
2.复习正手攻球的徒手练习
3.学习正手攻球
4.学习反手挡球
|
1.正手攻球的挥拍路线和手臂的动作
2.正手攻球的击球点、拍形及用力方向
|
四
|
1.熟悉球性练习
2.复习上两次课所学内容
3.学习反手挡球
|
1.反手挡球时食指稍用力手腕外旋
2.拍面击球瞬间稍前倾击球中上部
3.反手挡球和挡球的区别
|
五
|
1.复习反手推挡球
2.左推右攻
3.学习步法中的跨步和并步
4. 学习正手发下旋球
|
1.脚步移动时膝关节弯曲,前脚掌着地
2.下旋球时拍面后仰,向前下用力,磨擦球的中下部
|
六
|
1.复习正手发下旋球
2.正手攻球
3.反手推挡
4.学习搓球
5. 学习正手发快球
|
1. 搓球是应对下旋球的有效方法,注意体会球拍后仰的角度
2. 练习搓球时机和用力方向
3.反手推挡球和挡球的区别
|
七
|
1.复习正手发平击球、快球、下旋球
2.复习正手攻球、反手推挡
|
|
八
|
1.复习搓球、正手攻球、发快球
2.学习一点推两点
3.学习两点打一点
|
1.脚步的合理移动
2.拍型在直线与斜线中的变化
|
九
|
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
2.复习下旋球、搓球
3. 学习侧身攻斜线球
4.学习步法:跳步
5.学习侧身攻直线
|
1. 侧身攻球时脚步移动、拍型变化与快速还原
2. 拍型在攻击侧身斜线和直线中的变化
|
十
|
1.复习发下旋球搓球
2学习拉抽
3.搓中抢攻
|
1.拉抽中球拍与球的摩擦以及腰部力量的配合使用
2.根据对方搓球的力度和落点寻求攻球的时机,根据球的旋转、高度、速度作出抢攻和抢拉的判断。
|
十一
|
教学比赛
|
加强实战能力
|
十二
|
考试
|
|
乒乓球考试内容、标准和方法
一、考试内容
(一)1.正手攻球 2.反手推挡
二、评分标准
表1:正手攻球、反手推挡评分标准
得分
|
攻球
|
对 推(次)
|
对攻(次)
|
一推一攻(次)
|
10分
|
30
|
30
|
30
|
8分
|
25
|
25
|
25
|
6分
|
20
|
20
|
20
|
5分
|
15
|
15
|
15
|
注: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
表2:正手攻球、 反手推挡技评标准
得分
|
正手攻球
|
反手推挡
|
9~10分
|
速度快、中等力量、动作协调
|
速度快、力量大、动作协调
|
7~8分
|
速度较快、较有力量、动作较协调
|
速度较快、力量较大、动作较协调
|
5~6分
|
速度、力量一般,动作较协调
|
速度、力量一般,动作较协调
|
3~4分
|
技术动作掌握较差,协调性差
|
技术动作掌握较差,协调性差
|
注: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
三、考试方法
1. 正手攻球
正手攻球在测验时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
A.对攻,两人右半台斜线对攻,数一个人次数。
B.一推一攻,右半台一人推一人攻球,数攻球者次数。
2. 反手推挡:两人左半台反手推挡,数一人推档次数。
四、分值比例
综合技术评定: 正手攻球30分 占30%;
反手推挡30分 占30%;
技评20分 占20%
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20分 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