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快速通道:
学校主页
公告通知
学院新闻
· 直面变革挑战,勾画转型蓝图——初...
· 我院举办2005届校友联谊会暨毕业20...
· 扎根基层绽芳华 感恩母校寄深情——...
· 初等教育学院召开小学教育专业对口...
· 副校长崔建带队深入实习小学开展调研
· 学校党委副书记成刚同志到初等教育...
· 起步区起航实验小学校长郑国栋做客...
· 校党委书记李海平带队开展“访企拓...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活动>>正文
初等教育学院“百万大学生进社区”传统文化微课堂之“谦”
2025-06-11 08:55   审核人:

为深入挖掘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丰富社区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社区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初等教育学院“百万大学生进社区”项目开展“薪火社区行”传统文化微课堂。志愿者们用汉字、成语、故事等带领孩子们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感受千年文明的生生不息。

本周“薪火社区行”的主题为“谦”。谦,从文化意义看,中国古人推崇 “谦” 为美德,先秦时就有 “谦,德之柄也” 之说,《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更是流传千古,揭示谦逊得福、张扬致损的道理 。它是个人修养的关键,是消解 “傲” 的良方,如王阳明所言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真正的谦是内心恭敬,能让人在为子尽孝、为弟行悌、为臣尽忠等方面有所为;也是社会交往准则,可缓和争斗,促进人际和睦与社会和谐;对国家而言,是守政固国法宝,当政者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能避免攻伐、保社会安宁 。

不过,“谦” 非无原则妥协,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如面对责任要勇于担当,像 “当仁不让于师” ,且谦需发自真心,刻意客套的伪谦难长久 。 时至今日,“谦让”“谦虚” 等词汇仍活跃在日常用语里,“谦” 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精神底色,彰显着中国人对自我、人际与家国的深刻理解,是跨越千年的大智慧。

 

文化溯源:悟“谦”之内涵

在“传统文化温良恭谦让中的‘谦’”课堂,志愿者以“傲慢无礼”与“谦逊有礼”对比图导入,引发孩子对交往态度的思考。通过展示“谦”字演变,讲解本义,再分享“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呈现古人虚心求教的智慧,还快速列举现代名人谦逊事例,拉近传统文化与孩子的距离。互动讨论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班级里“谦”的体现,在交流中深化对谦逊品质的认知,让“谦”的文化内涵扎根心底 。

 

古诗吟诵:感“谦”之诗意  

“‘谦’古诗吟诵”环节,志愿者展示古代学者虚心求教图片,引出“谦”主题。以《观书有感・其一》为教学内容,教师范读营造韵律氛围,讲解“鉴”“渠”等字词,结合注释疏通诗意,引导孩子体会诗中谦虚求知的内涵。孩子们有节奏地吟诵,在古典诗词韵律里,激发对传统文化中谦虚美德的喜爱 。

 

汉字书写:赏“谦”之形美  

“‘谦’字的书写教学”课上,志愿者借“孔融让梨”故事引出“谦虚”品质,开启书写学习。从字源演变入手,用象形示意讲解“谦”的形声字特点,让孩子理解“讠”表意、“兼”表音及“谦”不自满的含义。在田字格示范时,逐笔拆解笔顺,标注“讠”与“兼”的比例、位置要点。在规范书写中,感受汉字形体美,领悟“谦”的文化深意 。

 

典故解读:品“谦”之智慧

“不骄不躁”成语典故课堂,以运动员夺冠后的不同表现图对比,引出谦逊品质。讲述粟裕将军指挥战役不居功、生活中善待士兵的故事,剖析“不骄不躁”是冷静谦逊、踏实做事的体现。通过案例,组织孩子分组讨论,用成语分析事例,还设置造句、模拟领奖等实践,让孩子在运用中吃透成语,传承“谦”的智慧 。

此次 “薪火社区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日常,助力青少年厚植文化根基,以文化传承之责,续燃文明薪火,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关闭窗口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丹桂路2011号
电话:0531-87207750  邮编:250307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