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础信息表
专业名称 |
体育教育 |
专业代码 |
570110k |
专业申报时间 |
2018.04 |
专业首次招生时间 |
2018.09 |
在校生数 |
313 |
校内专任教师数 |
13 |
校内兼课教师数 |
3 |
校外兼课教师数 |
11 |
行业导师数 |
8 |
专业教师总数 |
24 |
专业负责人情况 |
姓名 |
学历 |
职称 |
专业方向 |
刘鹏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体育教学 |
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
生师比 |
12.52:1 |
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 |
15 |
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含教授*人) |
6 |
双师型教师人数 |
8 |
序号 |
姓名 |
学位 |
学历 |
职称 |
专业 |
是否校内教师 |
是否双师 |
1
|
张春波 |
体育硕士 |
大学本科 |
副教授 |
体育教学 |
是 |
是 |
2 |
王建滨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副教授 |
体育教育 |
是 |
否 |
3 |
李克峰 |
体育硕士 |
大学本科 |
副教授 |
体育教育 |
是 |
是 |
4 |
丁曰明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副教授 |
体育教学 |
是 |
是 |
5 |
陈涛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讲师 |
体育教育 |
是 |
否 |
6 |
姜骋 |
体育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体育教育 |
是 |
是 |
7 |
刘景宜 |
体育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体育教学 |
是 |
是 |
8 |
徐刚 |
教育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是 |
是 |
9 |
刘鹏 |
教育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学科教学(体育) |
是 |
是 |
10 |
周生辉 |
教育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是 |
否 |
11 |
裴志航 |
教育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是 |
否 |
12 |
曹燕 |
理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副教授 |
生物教育学 |
是 |
是 |
13 |
樊丽霞 |
教育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运动人体科学 |
否 |
是 |
14 |
闫二涛 |
教育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否 |
否 |
15 |
韩姝 |
教育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未定级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否 |
否 |
16 |
马伟伟 |
体育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未定级 |
体育教学 |
否 |
否 |
17 |
宋晨阳 |
教育学学士 |
本科 |
未定级 |
体育教育 |
否 |
否 |
18 |
孙光宇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中教一级 |
体育教育 |
否 |
否 |
19 |
庄云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体育教育 |
否 |
否 |
20 |
马秀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体育教育 |
否 |
否 |
21 |
高艳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讲师 |
体育教学 |
否 |
否 |
22 |
龚成培 |
体育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未定级 |
体育教育 |
否 |
否 |
23 |
席玥 |
教育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 |
未定级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否 |
否 |
24 |
王道 |
教育学学士 |
大学本科 |
讲师 |
体育教学 |
否 |
否 |
二、实训设备价值:
目前体育学院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实训室一座,运动人体科学实训室是结合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康复医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持的重要平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与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备,学生可以掌握人体运动机能的测试、分析和评估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跨学科融合:整合生理学、解剖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体育科学、运动康复、健康管理等领域的职业需求。
标准化教学:提供标准化的实验环境,支持《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2)社会服务
健康指导与干预:为运动员提供体能评估、技术动作优化建议;
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设计运动处方;指导大众科学健身,预防运动损伤。
职业资格认证: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康复师等职业的培训基地,助力行业人才标准化培养。
竞技体育支持:协助职业运动队进行科学化训练监控和伤病康复。
(3) 提升学科竞争力
学科建设:作为体育专业的核心实验室,提升学科评估竞争力。
总结
运动人体科学实训室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动科研创新,更在于将科学化的运动干预手段应用于健康促进、竞技体育和社会服务领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术与产业的重要纽带,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就业方向
1.小学体育教师:在小学担任体育教师,负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等课外体育活动。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是体育教育专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向。
2.幼儿园体育教师:可担任幼儿园体育教师,负责制定和实施体育教学计划,组织幼儿开展日常体育活动,如早操、户外体育游戏等,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基本运动技能。
3.体育培训机构教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体育培训行业发展迅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体育培训机构担任教练,尤其是在儿童体育培训机构,毕业生能教授各类专项体育技能,如少儿体适能、小篮球、小足球、跆拳道、轮滑等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特点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进行体能训练等服务,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社会体育指导: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社区、公园、健身俱乐部等场所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他们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如广场舞比赛、社区运动会等,为大众提供运动咨询和指导,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5.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因此可以在体育赛事运营公司、体育协会等单位从事赛事组织与管理工作。他们可以参与赛事的策划、筹备、执行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这些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四、学制、学费
体育教育专业学制3年,学费5500元/学年
五、历年所获荣誉及比赛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获奖 |
序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颁证单位 |
获奖时间 |
获奖人 |
1 |
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三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1.10 |
丁曰明 |
2 |
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三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1.10 |
徐刚 |
3 |
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二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1.10 |
刘鹏 |
4 |
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二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1.10 |
刘景宜 |
5 |
山东省第五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二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4.12 |
李克峰 |
6 |
山东省第五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三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4.12 |
刘鹏 |
7 |
山东省第五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三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4.12 |
姜骋 |
8 |
山东省第五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三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4.12 |
刘景宜 |
9 |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师赛) |
三等奖 |
教育部 |
2023.08 |
丁曰明 程玉双 |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近3年获奖统计 |
序号 |
奖项名称 |
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证单位 |
1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
一等奖 |
2024-02 |
山东省教育厅 |
2 |
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小学体育组 |
二等奖 |
2024-08 |
山东省教育厅 |
3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暨全国排舞冠军赛 |
特等奖 |
2023-11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4 |
2024“狮舞齐鲁”南北狮王争霸赛大学组舞狮自选项目第一名 |
一等奖 |
2024-05 |
山东省体育局 |
5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山东站高职高专组混合组大集体自选 |
特等奖 |
2023-10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6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山东站高职高专组混合组大集体规定 |
特等奖 |
2023-10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 |
7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暨全国排舞冠军赛高职高专组大集体规定项目 |
特等奖 |
2023-11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8 |
2023“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山东站” |
特等奖 |
2023-10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9 |
第四届全国排舞校园排舞展示大赛普通高等学校组A组团体 二等奖 |
二等奖 |
2024-06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10 |
山东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 |
第三名 |
2023-05 |
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 |
11 |
2024赛季山东省射箭联赛团体淘汰赛 |
第一名 |
2024-04 |
山东省射箭运动协会 |
12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女子创新舞狮 |
一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3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竞速舞狮 |
二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4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传统舞狮 |
三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5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舞龙自选 |
三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6 |
山东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舞龙自选 |
二等奖 |
2022-11 |
山东省教育厅 |
17 |
山东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传统舞狮 |
二等奖 |
2022-11 |
山东省教育厅 |
六、科研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论文统计 |
序号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发表日期 |
作者 |
1 |
大学生返乡创业及乡村反磁力吸引体系研究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2-12-25 |
丁曰明 |

体育教育专业科研项目统计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分类 |
负责人 |
立项日期 |
项目级别 |
1 |
黄河流域山东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 |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
刘景宜 |
2023-08-30 |
省级 |
2 |
新时代国家公共安全治理模式重构与实践路径 |
国家级社科项目 |
王道 |
2023-06-07 |
国家级 |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近3年获奖统计 |
序号 |
奖项名称 |
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证单位 |
1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
一等奖 |
2024-02 |
山东省教育厅 |
2 |
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小学体育组 |
二等奖 |
2024-08 |
山东省教育厅 |
3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暨全国排舞冠军赛 |
特等奖 |
2023-11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4 |
2024“狮舞齐鲁”南北狮王争霸赛大学组舞狮自选项目第一名 |
一等奖 |
2024-05 |
山东省体育局 |
5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山东站高职高专组混合组大集体自选 |
特等奖 |
2023-10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6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山东站高职高专组混合组大集体规定 |
特等奖 |
2023-10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 |
7 |
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暨全国排舞冠军赛高职高专组大集体规定项目 |
特等奖 |
2023-11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8 |
2023“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山东站” |
特等奖 |
2023-10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9 |
第四届全国排舞校园排舞展示大赛普通高等学校组A组团体 二等奖 |
二等奖 |
2024-06 |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10 |
山东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 |
第三名 |
2023-05 |
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 |
11 |
2024赛季山东省射箭联赛团体淘汰赛 |
第一名 |
2024-04 |
山东省射箭运动协会 |
12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女子创新舞狮 |
一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3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竞速舞狮 |
二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4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传统舞狮 |
三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5 |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舞龙自选 |
三等奖 |
2023-05 |
山东省教育厅 |
16 |
山东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舞龙自选 |
二等奖 |
2022-11 |
山东省教育厅 |
17 |
山东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 大学男子传统舞狮 |
二等奖 |
2022-11 |
山东省教育厅 |
体育教育专业其他省级及以上项目、荣誉共3项 |
序号 |
奖项名称 |
颁发单位 |
认定时间 |
1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2-11 |
2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3-05 |
3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山东体育局 |
2024-05 |




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情况
(一)基本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与多家体育企业、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2024年11月26日成功举办了校企合作活动——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协议和授牌仪式,与山东银座幼教集团、山东大树体育等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目前,与长清区教体局成立了小学教育联盟,与德州市陵城区教体局签订了陵城区体育专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为本专业建立了稳定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65个,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场所和就业机会。同时,专业与合作单位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产教融合发展态势良好,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机制共筑
为保障产教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体育教育专业与合作单位共同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成立了由学校、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协调合作项目实施、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确保合作双方目标一致、行动协调。建立了定期沟通协商制度,通过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工作例会等形式,加强双方信息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为合作项目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此外,还制定了完善的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对合作项目的实施过程、教学质量、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等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确保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保障了产教融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运行。
(三)人才共育
围绕体育教育行业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体育教育专业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 “双主体、全过程、协同式” 的人才共育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积极开发有职业特色的课程,如《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跆拳道》等,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 “项目驱动、双导师制” 等教学方法,校外导师全程参与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丰富、行业前沿的指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资源共建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优势,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共建共享。学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合作小学、教培企业提供教师培训服务,提升了合作小学、教培企业教师、教练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打造了一支 “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了师资队伍的共建共享。
(五)双师共培
高度重视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实践培训,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规范,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指导等工作,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培训和指导,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 “双师共培” 机制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 “双师” 素质,打造了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操作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专业教师共有教师2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35.71%,具有3年以上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共 8人,占比为 28.57 %。